🏃♂️ 第一次走進預售屋接待中心,像第一次進精品店一樣緊張:
不知道該問什麼、不知道什麼可以講、不知道會不會被話術牽著走。
其實只要抓對方向,準備幾個關鍵問題+基本判斷邏輯,
你就能冷靜、理性、有目的地完成第一次看房接觸!
🧾 該問哪些關鍵問題?避免資訊被刻意模糊
📌 四大重點問題:
- 格局與坪數規劃
→ 「是否有陽台?開窗在哪裡?建蔽率與棟距多少?」
→ 「實坪 vs. 公設比?走道與樓梯坪數佔多少?」 - 付款條件與優惠方案
→ 「自備款怎麼分期?工程款佔比多少?有無貸款配合銀行?」
→ 「優付方案是否需自備較少?利率條件呢?」 - 戶別選擇與特殊戶說明
→ 「哪幾戶還沒賣?是否為邊間、頂樓、臨路戶?價格有差嗎?」 - 交屋時程與建造進度
→ 「何時動工?預計幾年完工?合約有保證交屋期限嗎?」
✅ 目的:先把關產品資訊與合約基本條件,避免被模糊銷售帶走節奏。
🔍 熱銷是真的?假的?從這幾招判斷銷售壓力
很多業務會說:「這區賣超快」、「隔壁戶剛簽了」,到底真不真?
📌 實用提問法:
- 「可以看銷售表嗎?有畫格區嗎?」
- 「那目前剩幾戶?最多人買的是哪一型?」
- 「這戶如果明天來還在嗎?可以保留嗎?」
📌 判斷技巧:
- 若連「開價單」與「銷售戶別圖」都不讓看,可能是話術操作
- 若不願明說剩幾戶,只說「快沒了」,建議理性懷疑
- 若主打某戶超搶手,但價格或格局有疑慮,可能是庫存壓力戶
🗣️ 常見話術破解範例
🚩 以下話術,要聽懂背後目的:
話術 | 試圖傳遞的情緒 | 破解方式 |
---|---|---|
「這是最後一戶了」 | 營造稀缺感 | 問:如果我現在不簽,這戶可以保留幾天? |
「我們剩兩戶,隔壁剛簽」 | 暗示搶手快決定 | 問:可以提供銷售圖嗎?其他戶為何沒賣? |
「這戶是建商保留釋出的」 | 假裝 VIP 特權 | 問:有沒有公文或公告證明?為何現在才釋出? |
「你不買馬上會有人簽」 | 給你壓力 | 回:那你讓我先回家研究,我再決定 |
⛔ 不要因為怕錯過、怕尷尬而當場簽名!好產品不怕你查清楚再來。
📝 看房做筆記技巧:當場寫、回家整理
📌 當場筆記重點:
- 每一個建案準備一張紙(或手機筆記),記下:
→ 開價範圍
→ 格局規劃
→ 付款條件
→ 建商名稱與代銷公司
→ 自己當下的感覺(是否舒適?是否有疑慮?)
📌 回家整理方法:
- 將所有筆記統一整理成表格或 Notion 資料庫
- 加入:交通分數、生活圈配分、房型喜好程度、價格合理性
- 若之後還想再訪,可以帶著資料回來問不同業務
✅ 用表格比對不同建案,是新手提升選屋邏輯的最好方式!
💬 模擬對話示範:如何破解壓迫式話術
🧑💼 業務:「這戶真的剩最後一間了,剛剛有人也來問…你真的要考慮一下!」
🧑💻 你:「了解,但我想再比較一下其他案子,請問這戶可以保留幾天?」
🧑💼 業務:「我們沒辦法保留太久,今天沒決定可能會被簽掉。」
🧑💻 你:「如果真的被簽掉,代表我沒緣分。沒關係,我會做好功課再來。」
✅ 這樣講話有禮貌、有底氣,不硬拗、不簽約。
記得:你是買方,有權利比較、有權利冷靜思考。
📌 小結:第一次看房,練習把主導權握在自己手裡
很多人第一次看房,就因為被熱情推銷+假稀缺話術影響,
沒做完功課就匆匆下訂,等於讓自己承擔完全不對等的風險。
學會問對問題、看穿話術、回家整理,
每次接待中心的經驗,都能讓你離理性買房更近一步!
📌 下一集:EP07|該不該找代銷代辦?買房過程需要哪些角色?